古代玉文化
发布时间:2023.03.09
玉文化的传承及礼化
大约4000年前,华夏民族步入了阶级社会,建立了最早的夏禹国。在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1800年的历史演变中,制玉技艺和玉文化发展至鼎盛。五器与政治、宗教、道德、文化逐渐融为一体。“比较玉之尺度,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;排列玉之形制,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”。玉作六瑞,以等邦国;玉作六器,以礼天地四方。以德于玉,则成了君子重要的伦理准则和礼物习俗。玉的尺度、形制及属性都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和文化,并进而形成了琢玉成器以及识玉、赏玉、佩玉、用五的理论体系。相传周天子穆王乘八骏大辇,出玉门登昆仑,曾载玉万只而归。玉出昆仑并不断东进中原,反映出“玉石之路”(即后来的“丝绸之路”的前身)不仅可能是一条商贸之路,还是一条文化之路。
公元前22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开始使用“黄帝”的称号。在秦汉至隋唐的千年中,皇亲国威礼玉、饰玉、食玉、葬玉等文化在继承中延续并发展着。秦始皇令宰相李斯篆文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的玉玺,作为“皇权神授、正统合法”之信物,被此后历代帝王奉若奇珍、国之重器,而为玺的制度,一直沿袭清朝。玉玺成为御用之玺,不仅将玉质之美推崇极致而且将玉器之尊崇至极。
宋代以后,用于实用和装饰的玉器占据了重要地位。众多瑞兽、动植物图案的玉器以及玉制杯洗壶等用具出现,更多地融入了民族的生存意识和乡土感情。玉器开始了鉴赏化、商品化、生活化的征程,文化内涵更多地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特别是在当今,随着和田玉资源的日趋减少和青海昆仑玉中特色稀有品种翠青玉、烟青玉的发现,似乎人民又回候到对美石稀有、美丽、珍贵属性的诉求。当然,人们在美石成器的过程中,依然在传承着琢玉的技艺,镌刻着时代文明的足迹。